| 
 | 
 
血清游离轻链是外送检查重要的一项。 
至少对我家igD来说, 
我老爸的M蛋白不可测量, 
因此定期检测血清游离轻链。 
我们家初诊时血清游离轻链lam3000多 
  
先说说关于游离轻链的几个“不必要”。 
 
首先,尿游离轻链没有临床意义, 
相关影响因素太多, 
无法客观反应患者疾病状态, 
因此所有骨髓瘤患者完全不必要检查。 
 
其次,如果骨髓瘤患者初诊时血清游离轻链完全正常,在后续监测病情过程中,不必要常规复查血清游离轻链。 
 
第三,在骨髓瘤患者没有获得完全缓解之前,不必要常规检查血清游离轻链。 
 
再说说几个“推荐”。 
当骨髓瘤患者继发淀粉样变性时, 
则推荐动态监测血清游离轻链。 
 
当M蛋白阴性或不可测量时, 
也推荐定期监测血清游离轻链。 
 
当临床高度怀疑疾病进展, 
但是M蛋白无明显波动时, 
推荐检查血清游离轻链。 
 
当患者出现少尿或无尿时, 
也推荐检查血清游离轻链。 
 
与M蛋白鉴定、免疫固定电泳相比, 
血清游离轻链更为敏感, 
但并不是每个骨髓瘤患者 
都会出现游离轻链的异常。 
 
当定义骨髓瘤疗效标准时, 
患者获得完全缓解后, 
同时血清游离轻链正常, 
才视为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(sCR)。 
 
这就是几个“不必要”的理论依据。 
 
需要监测血清游离轻链的骨髓瘤患者, 
多久检查一次为宜? 
 
推荐两个疗程检查一次; 
病情稳定阶段, 
建议最长每三个月检查一次; 
 
当高度怀疑病情变化时,则需尽快复查。 
 
如果初诊时没有检查血清游离轻链, 
则后续是否需要监测该项目呢? 
尽管这是一个不完美的话题, 
但我个人的观点是视情况而定, 
如果满足上述几个“推荐”, 
则仍推荐定期检查该项目。 
 
不同患者的病情各有差异, 
需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进行合理检查, 
才能正确的、客观地评估疾病状态, 
才有助于我们后续的治疗和病情监测。 
 |   
 
 
 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