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: 684|回复: 2

我迷信|竟为卦象心烦意乱,夜不能寐。

[复制链接]

320

主题

935

帖子

6169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6169
发表于 2025-10-19 22:28:0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来自: 中国福建福州
当面对疾病这样的生命重大课题时,
算命问卜的本意是寻求安心,
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,
反而在心中种下更深的恐惧与执念。

当亲人或自己身染重疾,
那份想透过任何方式抓住一丝希望的迫切,
我们都懂。
但正如你敏锐察觉的,
这条路常常通向更深的迷雾。
请允许我分享一些思考:


表哥确诊渐冻症的那一年,
大舅妈几乎访遍了城中知名的算命先生。
起初只是寻求心理安慰,
后来却渐渐变了味。
这位说“西北方有贵人”,
她便日夜打听西北方向的医院;
那位算“农历五月有转机”,
她就把所有希望押在那个遥远的日期上。

当现实与预言不符,
她不会怀疑算命不准,
反而陷入更深的自责:
“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对?”

我看着她从一位从容的退休教师,
变成惊惶易怒、夜不能寐的人。
那些“预言”像无形的锁链,将她牢牢捆缚。
某天她喃喃自语:
“高先生说如果熬过冬至就没事...”
眼神里不是希望,而是冬至将至的恐惧。

那一刻我明白了:
真正的魔障不在命数难测,而在人心易乱。


疾病本身已足够沉重。
当未知的预后、复杂的治疗方案、
经济压力一齐袭来,
人心自然会寻找任何可以依附的“确定感”。
算命看似提供了这种确定感,
它把混沌的未来简化为可解读的符号,
给予一个看似清晰的“答案”。

但问题恰恰在于:当我们将生命的主导权
交给几句谶语、几枚铜钱,
我们就交出了面对疾病最需要的东西:
内心的平静与清醒的判断。

2020年,我爹得了骨髓瘤,
家人并没有去算卦,而是寺庙祈福。
以求内心安宁;同时赋予行动。
某一天看着父亲吃完妈妈精心准备的粥,
突然想:“不管还有多少日子,
我要父亲的每一口饭都是温暖的。”

这句话朴素,却道破了真谛。
与其执迷于预测风雨,
不如学会在风雨中筑巢;
与其追问终点何在,
不如让每一步行走都充满尊严与温度。


医学是科学,也是艺术。
同样的疾病,
在不同人身上有完全不同表现;
同样的治疗方案,
因患者心态不同效果迥异。

我见过太多医生感慨:
有时决定治疗成败的,不是医术高低,
而是患者那颗心。
信而不迷,望而不执的心。

如果你也正经历这样的困扰,
也许可以试着:
把看向“命运”的目光收回来看向“当下”,
今天病人的胃口好吗?睡得好吗?
我们能做什么让此刻更舒适一点?

•把追问“为什么”转为思考“怎么办”?
不纠结于“为什么是我/他”,
而是专注于“现在我们可以做什么”。

把寄托在卜卦上的期盼,
转化为具体的行动。
一次用心的陪伴,一顿精心准备的餐食,
一次坦诚的交流,都比卦象更真实有力。

疾病是生命的一部分,
它的到来强迫我们直视生命的有限与无常。
而真正能穿透这种无常的,
从来不是预知未来的能力,
而是面对现实的勇气,与珍惜当下的智慧。

祈愿本身是美好的,因为它代表着希望。
但当祈愿变成执念,便成了新的枷锁。
真正的祈愿,或许应该是。
愿我有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,
有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,
更有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。

愿你和家人在面对疾病时,
能找到内心的安宁与力量。

这份力量,比任何卦象都更真实、更持久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60

主题

658

帖子

6748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6748
发表于 2025-10-20 06:34:29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 中国江苏淮安
算命占卜星座塔罗牌啥的其实更多的承载的是心理寄托,只挑说的好的部分信就好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33

主题

270

帖子

1926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1926
发表于 2025-10-20 07:46:32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: 中国浙江
只是寻求心理安慰罢了,好好珍惜当下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